《脈經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系統論述脈學的專著,共計10卷,為西晉王叔和撰。宋代校正醫書局曾對此書進行校勘。本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,選取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以及張仲景、華佗等有關論述分門別類,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繫臨床實際。
中國醫學在脈學上長久積累豐富的經驗,但在王叔和之前,有關脈學的資料卻非常零亂、繁雜,各家說法不一。為了提高脈學的科學性,有利發揮其在臨床診斷中的作用,故王叔和搜求各種資料,旁徵博引,並根據自己的臨床體驗,將脈學系統化和規範化。《脈經》的貢獻在於將脈象歸納24種:浮、芤、洪、滑…等,每種都有具體描述;並收集保留晉代以前,多重要文獻資料所記載之診脈方法、脈象所反映的病理變化,以及脈診的臨床意義。
《脈經》問世後受到歷代醫學家的重視,自隋唐以後便被列為學醫的必讀之書,至今仍有很高的實用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