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藥精髓-筆墨神韻(第一屆全國中醫藥書法比賽展)
電子書 | 2019-12-31
中醫的臨床診療是整體觀念,同時考慮了病因和病人本身特質,非但治療疾病也要求照顧體質。因為疾病的機轉複雜多變,只憑單味藥物,不能兼顧疾病的複雜變化,由多個藥物所組成的方劑就因應而生。著名而常用的方劑,如:六味地黃丸,補中益氣湯…等,皆為歷代醫家針對常見的病理機制或體質強化所發明的藥物組合,即使到現代仍十分切合實用。
中國由古至今,累積了不少名方,典籍記載的方數更是多達上萬。
最早記載方劑的醫書是漢初的《五十二病方》。
《黃帝內經》載方13首。
《傷寒雜病論》融理、法、方、藥於一體,共載方劑314首,由於選藥精當、用量準確、療效卓著,被後世尊為「經方」。
其他後世著名的方書:《肘後備急方》、《太平聖惠方》、《聖濟總錄》、《濟生方》…等。
「方」者,方向,引申為參考的依據。故在實際臨床治療上,中醫師仍須按照每位疾病患者的不同的症狀,辨證審因、決定治法,再按組方原則來量身調配,僅執原方用之,則失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,難收良效。方劑常用的劑型:湯劑、散劑、丸劑、膏劑…等,與現代常使用:顆粒劑、沖劑、片劑…等。
電子書 | 2019-12-31
電子書 | 2020-11-30